讀完《織》的一刻,我前所未有地想要立即從臺灣飛到香港,就算不是為了邂逅書中所散發的香港靈韻,也期盼以自己親身體驗的版本與之對照,相互輝映。
Art Plus《藝術地圖》2017年7月號69期書評
書名:織
作者:趙曉彤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出版社:練習文化實驗室
在評論趙曉彤這本香港文學訪談集之前,我對香港文壇的發展所知有限。但正因為自己局外人的身份,使我得以見證此書對於認識香港文學的驚喜效應:作者精緻接合二十八片承載文人神韻的拼布,讀者因而斬獲一匹東方明珠的文學錦繡。
收錄的訪談,來自趙曉彤於2013年至2016年在《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刊登的作家訪談專欄,其中包括填詞者、詩人、小說家和學者等身份。該月刊是香港「學生文藝」旗下的三本文藝刊物之一,以中學生為對象,另外兩份刊物則是《香港小學生文藝月刊》和《大頭菜文藝月刊》,分別以小學生及社會青年為對象。《香港中學生文藝月刊》於2011年2月創刊,並由藝術發展局資助。我欣見到香港年輕學子能夠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學資源培養閱讀和寫作能力;雖然是給學生閱讀的作家訪談專欄,卻是老少咸宜,不覺淺顯,反而能夠玩味再三,不同年齡讀出不同滋味。
訪談錄的整理跳脫傳統一問一答的紀錄形式,也不只是將對話轉為散文體而已,而是以明晰的主題貫穿,以自然的筆觸編寫,和諧交錯出受訪者的陳述與訪談者的體悟。每位訪談首頁的篇名及引言,都是認識這名文人的關鍵概念。這概念或許來自文學家某一本代表作的旨趣,或許來出於生命經驗的深刻印記,兩者交織。趙曉彤行文間順暢提及作家的相關著作,使讀者得以按圖索驥。本書因而既是極佳的當代香港文學入門導引,也能依此進一步延伸閱讀,避開枯燥條列的索引模式,靈活追尋香港文學家的寫作蹤跡。
在欣賞整理這二十八篇訪談時,順筆將其名稱分為七大類。分類上並不是太精準,有的篇章也不只隸屬於單一範疇,就當作是一種自得其樂的閱讀方法:
一、創作與翻譯: 黃仁逵(散步)、黃燦然(翻譯)、劉偉成(解鎖);
二、家庭與生活:潘偉源(珍重)、周耀輝(念念)、董啟章(對照)、謝曉虹
(幻吃);
三、自然與萬物:蔡珠兒(種地)、吳美筠(種植)、葉曉文(尋花)、潘國靈
(頑石)、韓麗珠(貓洞)、王良和(魚咒);
四、空間與地區:廖偉棠(旺角)、飲江(燈下)、陳慧(空間)、呂永佳(公園)、
周漢輝(公屋);
五、情緒、存在感與感官:李維怡(相處)、麥樹堅(束縛)、樊善標(阿愁)、盧勁馳
(看見)、陳子謙(聽見);
六、社會與族群:陳曉蕾(好死)、可洛(網癮)、羅貴祥(族群);
七、宗教與藝術:胡燕青(聖經)、鄒文律(平衡)。
以「空間與地區」範疇為例,其中的訪談對於香港地理環境不熟悉的讀者而言,有了畫面性的想像與深入其境的感受性,更能感同身受捕捉香港文人眼裡的空間型態及其所經驗的質感,一覽作家版本的香港圖景:
「旺角的『俗辣』來自市井氣息,而『混雜』則來自各行各業都在旺角出現」; 「我覺得西洋菜南街有點像一條山溪,它很野,甚至是很野蠻的,正因如此,它周遭的生物可以很多,作家未嘗不可以成為它的生物之一」(廖偉棠,旺角)。
「其實離聖誕節還有一段時間,但維港兩岸的商廈已掛滿燈飾,即使在早上,聖誕老人、雪花與鹿的燈飾線條也清晰可見,可以想像在夜幕低垂時,燈光全亮的璀璨奪目」(飲江,燈下)。
「一式一樣的大商場並不吸引,倒是千變萬化的屋邨,就像社區旅遊大使一樣,以不同特點把你吸引過來」(周漢輝,公屋)。
與香港的擁擠呼應的約束感,生動出現在〈束縛〉篇章裡:「那時外公起刀落殺了一條塘虱,指著牠那兩條尖刺說:『其實人和魚都是一樣活著,身不由己,又得互相殘害。順仔,人和魚都很粗生,水多水少,多糧少糧,也總活得過去』。」(麥樹堅,〈綠魘〉)。
其餘的主題牽線,縷縷縈繞著香港魂,聲聲召喚。讀完本書的一刻,我前所未有地想要立即從臺灣飛到香港,就算不是為了邂逅書中所散發的香港靈韻,也期盼以自己親身體驗的版本與之對照,相互輝映。
對了,《織》的封面設計一流,是當年我心目中的第一。為此曾滿心奢望將自己的書交給他們出版,只不過可能要等到無限的未來。
(潤稿於2024.1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